第二十一章 付费上班的先驱_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笔趣阁 > 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 第二十一章 付费上班的先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付费上班的先驱

  历史虽然已经改变,后金大军还没有来得及围攻京城,就因为皇太极被捉走,跑去围燕山了,但建奴的先头部队杀到京城时,还是给京城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座庄子比较幸运,倒是没遭灾。

  可即使没遭灾,老百姓也会同仇敌忾。

  尽管那些有恶行的俘虏都被周启砍了脑袋,剩下的都是没有做过恶,或者还没来的及做恶的,但庄子里的这些仆役可不会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处理好这个问题,怕是会留下隐患。

  而消除这种隔阂,则需要时间。

  周启转着念头,寻思着怎么解决问题。

  忙活半天,总算安顿的差不多了。

  周启没再盯着,叫过老何问:“庄子里有多少粮食?”

  老何如数家珍,张口就报了出来:“麦三百石,粟一百五十六石,糜子三十二石,豆子二十六石,番麦十七石,秋上处理了一批,这是剩余的。”

  周启点头,既然宫里没取走,那就是留给他的。

  可番麦是什么玩意,竟然没听过。

  周启就问了问。

  何老头道:“番麦是从西洋人那边过来的,因此叫番麦。”

  周启一愣:“西洋人的东西?”

  老何连忙点头:“正是。”

  周启就道:“取来我看。”

  老何答应一声,连忙叫管粮食的去取点番麦来。

  功夫不大,仓管取来小半袋番麦。

  周启打开一看,顿时眼睛就亮了。

  什么番麦,分明就是玉米嘛!

  作为一名农科生,他知道玉米是明朝传过来的。

  南方闽粤地区就有人种,好像皇庄也有种。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庄子里就有。

  周启抓了一把黄澄澄的玉米打量,就发现这玉米和三百多年后经过数百年培育改良的玉米区别还是挺大的,玉米粒太小,也就豆子大,而且颗粒也不是那么饱满。

  品相也是杂乱不堪,有紫色,也有红色的。

  有的淡黄,有的是暗黄。

  周启问道:“这番麦亩产量几何?”

  老何答道:“亩产能有三石,产量到是挺高的。”

  周启就问:“小麦亩产一石,这东西是小麦产量的三倍,为什么不大面积耕种?”

  老何解释:“侯爷有所不知,这番麦不太入口,不如小麦和南方的稻米,庄子里也不缺这点粮食,就种了几亩拿来喂猪,侯爷若想多养几口猪,明年可种点这番麦!”

  周启:“……”

  把玉米当饲料,只为了喂猪。

  这绝对是他来到大明后,听到的最大的笑话。

  粮食产量不够,老百姓都吃不饱。

  有高产的粮食,却拿去喂猪。

  难怪大明要亡,皇庄里有这东西,皇帝应当是知道的,朝臣也不可能不知道,却一直没有大范围推广,不亡真的没天理,都不知道那帮道德君子读圣贤书何用。

  不过三石的亩产量还是有点低了。

  三四百斤,确实没啥吸引力。

  要知道南方的水稻,上等水田两季亩产也有五六百斤。

  玉米不好吃是真的,产量也没压倒性的优势。

  这玩意在后世,也是作为饲料利用的。

  可问题是,三百多年后不缺粮食。

  现在却不一样,到处是饥荒,北方小麦产量太低。

  多种点这玩意,是能救命的。

  田庄只有粮食,账上没银子。

  把人召集起来,当众宣布了一些人事任命。

  “以后你是侯府大管家,田庄由老何负责,四季耕作佃户管理继续由你负责,但账册和钱粮往来老魏负责,你们两个配合好,把家里家外打点好。”

  周启当众宣布任命,两个老头都领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10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10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